[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仿真模拟考试(四)4历史(重庆卷)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周测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百师联盟第四次联考历史
2、百师联盟2024高三冲刺卷二重庆卷
3、百师联盟2024重庆卷
4、2024年百校联考四历史答案
5、重庆百师联盟高2024级联考
6、2024百师联盟高三冲刺卷二历史
4历史(重庆卷)试题)
8.C【解析】材料表明,明代中期以后出现一股股追求艳丽、慕尚新异的风潮,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引发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故C项正确。市民阶层的壮大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A项结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当时尚未出现民权意识,D项错误。9.A【解析】以“制器为先”的洋务派首先发展近代军工企业,然后发展民用工业,遂使中国近代机器工业形成先军工后民用、先重工业后轻工业的独特发展道路,如“江南制造局”到“开平矿务局”等,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列举了李鸿章在洋务运动的不同阶段创的部分洋务企业,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主张自强以求富为先,创办民用企业,如开设煤铁矿、开办开平矿务局等,C项错误。李鸿章等洋务派除创办“官办”等军工企业外,还创办了“官督商办”等类型的企业,D项错误。10.C【解析】材料表明中国引入西学以思想、学术等精神文化为主,这与辛亥革命的背景相吻合,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期间、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引入的西学均以器物技艺等物质文化为主,A、B项错误。五四运动期间不属于晚清时期,D项错误。11.D【解析】“新约法”指的是1914年袁世凯政府公布的《中华民国约法》,“南京约法”指的是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南京约法困袁”意指《临时约法》将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带有限制袁世凯专权的明显意图,“新约法便袁”意指新约法将内阁制改为总统制,故C项错误,D项正确。《临时约法》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体现了近代民主精神,A项错误。《临时约法》付诸实施后,革命派控制的立法部门与袁世凯控制的行政部门冲突不断,政局动荡,与“非为国为民之约法”相符合,B项错误。12.C【解析】材料表明长江流域人民的乡土观念及厌恶北军的心理有助于国民革命军北伐,一旦北伐军出长江北上至黄河流域后,这些有利条件逐渐被冲淡,反之加强了北军的乡土观念,故用兵亦渐困难,这反映了南北地缘因素对北伐的制约,故C项正确。A、B项符合史实,但均与材料不符。材料强调的是南北地缘观念的影响,而革命统一战线存在分裂隐患指的是国共两党走向分裂的趋向,材料未体现,D项转移话题:13.D【解析】根据“1935年”“应当允许资产阶级出身的专门人才参加苏维埃政权及其机关的工作;应当停止过去那种剥夺富农和商人的政策,停止侵犯小土地所有者和私人工商业者的行为”可知,中共中央在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背景下,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统一党内思想,故D项正确。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已经兴起,A项错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国性抗战动员随之大规模展开,而材料叙述涉及的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B项错误。当时联合政府尚未建立,C项错误。14.D【解析】材料表明,毛泽东强调党的领导、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为“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故D项正确。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1949年6月30日,其目的是从理论上指导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民族解放战争即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于1945年已取得胜利,A、B项错误。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C项错误。15.B【解析】根据材料时间信息“1951年”“1952年”可知,此时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政府收购私营企业的某些产品,使这些产品不直接进入市场,其结果是加强了政府对这类产品的调控能力,进而加强政府对这类企业的控制,故B项正确。“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对私营工商业推行社会主义改造,A项错误。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国家工业基础落后局面的改善均出现于“一五”计划时期,C、D项错误。16.A【解析】根据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情况可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受教育程度有很大提高,劳动力素质有了明显提升,这有利于迎接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故A项正确。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因此计划管理调控的作用在下降,B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第一次提出是在1995年,C项错误。材料表明20世纪90年代文盲人口和文盲率仍有一定的比例,反映出我国劳动力素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D项错误。17.C【解析】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在公元前3千纪,西亚地区的腓尼基人走出自己生活的区域,到达地中海沿岸很多地区开展贸易,这是人类文明交往扩大的表现,故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商品出现世界性流动,A项错误。材料仅涉及西亚地区腓尼基人的对外贸第2页(共5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