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号3·9月卷1·高中2025届毕业班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国考1号3·9月卷1·高中2025届毕业班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周测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国考1号5历史答案
    2、2024年国考
    3、国考一号2024历史
    4、2024国考时间
    5、国考一号2024历史答案
    6、国考1号7高中2024
    7、2023-2024国考1号2历史答案
    8、2024国考一号2历史
    9、2023-2024国考1号3历史答案
    10、2023-2024国考1号4历史答案
解题分析(1)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材料一中的“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思想”“都不再局限于中国传统,而扩展到世界新思想领域”“尽管这些问题在西方社会转型和俄国革命中已涉及”等信息并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可以得出论争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民主思想的论争、思想解放途径的论争、新旧文学的论争、新旧道德的论争、改造中国方式的论争等方面。第二小问“影响”,从思想的解放、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近代化进程角度分析影响。(2)第一小问“具体表现”,材料二中提到“中国对农村旧文化的涤荡是借助农村大革命的权威而进行的”“学校普通教育…都是在广州一武汉国民政府的政权力量的推动下得以实现的”“新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利用国民革命运动所占有的社会资源来完成的”,这些都是文化启蒙和革命相伴始终的具体表现,可概括为“采用革命的方式扫除旧文化;革命政府发展教育推动了思想解放;革命运动促进了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第二小问“成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革命的必要性: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无法为思想启蒙提供足够的经济基础;传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需要通过革命来加以破除;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也限制了新思想的传播。19答索[示例]趋势:不断推进政治体制的现代化与治理体系的优化。(2分)阐释:新中国成立之初确立了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为后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框架,此时中国政治体制处于初创与实践时期。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转向提升治理效能、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增强了灵活性和适应性。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后,政治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强调民主法制建设、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走向精细化和成熟化。进入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机构改革、依法治国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新担当。(8分)综上所述,中国政治体制从初创到改革深化,再到全面现代化和优化治理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特征。(2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20答案(1)主要矛盾:“一超”与“多强”之间的矛盾。(2分)原因: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美国综合国力强大;各国多极化意识增强;作为多极化力量的“多强”实力增强:以经济、科技为实力的国际竞争具有渐进性、长期性。(6分)(2)特征:变动较为频繁;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形成伙伴关系)。(2分)积极影响:推动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解题分析(1)第一小问“主要矛盾”,依据材料“特别是‘多强'共同公开倡导和推进多极化进程的一面,也有美国‘一超'抵制和阻挠多极化进程、维护和延长‘一超'地位的一面”,可得出“一超”与“多强”之间的矛盾。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美国企业建立单极世界;由材料“现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大约是日本、德国和法国三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可得出美国综合国力强大;由材料“各国多极化意识普遍增强”,可得出各国多极化意识增强;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作为多极化力量的“多强”实力增强,以经济、科技为实力的国际竞争具有渐进性、长期性。(2)第一小问“特征”,依据材料“冷战时期那种以两极划界的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已经一去不复返”“冷战后,世界格局变动,各大国不断调整与其他大国之间的关系”,可得出变动较为频繁;依据材料“近年来,美俄关系、美日关系、中美关系、日俄关系、欧俄关系、中俄关系的调整都非常突出,大国之间的高层外交空前活跃”,可得出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形成伙伴关系)。第二小问“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推动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本文标签: